期刊封面
【中国脑健康日】告别危险因素,保护脑部健康
大脑是各神经系统的支配和主宰,我们之所以能听、能看、能闻、能感觉也都是有赖于大脑的功能。2000年9月16日,我国正式把每年9月命名为“脑健康月”,而9月16日定为“中国脑健康日”,借此呼吁人们更加关注脑部的健康。
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普遍暴露,中国卒中疾病负担有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并呈现出低收入群体快速增长、性别和地域差异明显以及年轻化趋势。目前,中国40~74岁居民首次卒中标化发病率平均每年增长8.3% 。年龄≥40岁居民卒中标化患病率由2012年的1.89%上升至2018年的2.32% ,推算年龄≥40岁居民卒中现患人数1318万,每年190余万人因卒中死亡。中国卒中防治仍面临巨大挑战,防治力度亟待进一步加强。(摘自《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
控制卒中危险因素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的根本措施
卒中危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性和可干预性两类,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种族、遗传因素等。可干预性危险因素是卒中预防主要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吸烟、酒精摄入、饮食、超重或肥胖、体力活动不足、心理因素等。
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国内有研究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后,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增加5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6%。一项中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随访4年后,降压治疗组比安慰剂对照组脑卒中的死亡率降低58%。
糖尿病是脑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卒中的危险性增加2倍。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也是卒中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大量研究已经证实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与心脑血管病有密切关系。
1.心房颤动:心源性栓塞造成的卒中占缺血性卒中的14%~30% ,而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致的心源性卒中约占70%。房颤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比常人高出5倍。一项来自“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的研究显示,房颤患者的卒中患病率为9.48% ,显著高于非房颤患者的卒中患病率(2.26%),而目前我国接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仅有20%。
2.卵圆孔未闭:人群中总的卵圆孔未闭患病率为27.3%,30岁以下34.3%,40~80岁人群为25.4%,90~100岁人群为20.2%。卵圆孔未闭被很多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为卒中的一项新的独立危险因素。
戒烟可降低卒中发病率,改善卒中预后及复发。2018年一项国外的研究表明,在卒中或TIA发生后6个月内戒烟可在4.8年内显著降低再发卒中、心肌梗死或死亡的发生率。
研究显示,大量饮酒可使卒中风险增加20% ,并使卒中相关死亡率上升16%,并与饮酒剂量呈正相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膳食特点逐渐趋向于高热能、高脂肪和高糖模式,增加了慢性疾病的风险,此外,我国居民每日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严重不足,也是不合理膳食的重要方面。
文章来源:《中国伤残医学》 网址: http://www.zgscyx.cn/zonghexinwen/2020/0917/439.html
上一篇:世上最疼的病是什么病医生排名前三的疾病,听
下一篇: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